鱼塘防渗膜铺设是保障防渗效果的关键环节,若操作中忽视细节、出现不当行为,易导致膜材受损、贴合不牢,后期引发渗漏。明确铺设过程中需避免的问题,能减少返工成本,确保防渗系统长期稳定。
一、地基处理:避免基础不牢留隐患
1. 避免杂物清理不彻底
地基内若残留石块、树根、杂草根茎等尖锐杂物(尤其是直径超 3cm 的硬物),未彻底清除就铺设膜材,后期会因水压、土壤沉降导致杂物刺穿膜材,引发渗漏。需确保地基清理后无肉眼可见硬物,必要时用细筛网排查细小杂质。
2. 避免地基压实不到位
若地基分层压实不达标,尤其是砂质土、松散土地基,未通过压路机或夯实机充分压实,后期易出现不均匀沉降,导致膜材受拉伸力断裂。需按规范检测压实度,确保地基承载力均匀,无局部松软区域。
3. 避免地基含水率异常
地基过湿(含水率过高,手握成团不散)会导致膜材铺设时贴合不紧密,出现空鼓;过干(含水率过低,土壤干裂)则易使膜材与地基间产生间隙。需将含水率控制在 “手握成团、落地即散” 的适宜范围,遇过湿需晾晒,过干则少量洒水调节。
二、膜材铺设:避免操作不当伤膜材
1. 避免过度拉伸或松弛
铺设时若过度拉伸膜材,会使膜材分子链紧绷,后期受温度变化、地基沉降影响,易出现脆化断裂;若膜材过松,展开后形成大量褶皱,不仅影响焊接质量,还会导致局部受力不均,增加破损风险。需预留合理松弛度,确保膜材自然贴合地基,无张力、无明显褶皱。
2. 避免铺设方向不合理
若未沿坡面等高线方向铺设,而是横向铺设(膜材长度与坡面倾斜方向垂直),会增加横向焊缝数量。横向焊缝受水压冲击时易开裂,且坡面铺设时膜材易下滑移位。需按 “膜材长度适配坡面倾斜方向” 的原则规划铺设方向,减少横向拼接。
3. 避免人员操作伤膜材
施工人员若穿带尖锐纹路的鞋子(如钉鞋、硬底皮鞋),或在膜材上拖拽工具、重物,易划伤膜材表面;裁剪膜材时使用锯齿刀,会导致切口毛糙,影响焊接密封性。需穿软底鞋,用专用美工刀裁剪,工具搬运时轻拿轻放,避免直接接触膜材。
三、焊接操作:避免焊缝缺陷致渗漏
1. 避免焊接前未清理搭接边
膜材搭接边若残留泥沙、油污、藻类等杂质,未用软毛刷配合酒精彻底清理,焊接时会阻隔膜材熔合,导致虚焊、漏焊。需确保搭接边(宽度按设计要求)洁净干燥,无任何异物后再进行焊接。
2. 避免焊接参数设置不当
未根据环境温湿度、膜材厚度调整焊接参数(如双轨热熔焊的温度、行走速度),高温时参数过高易导致膜材碳化,低温时参数过低则熔合不充分。焊接前需在废膜上试焊,检测焊缝剥离强度,确认参数适配后再正式作业。
3. 避免复杂区域焊接敷衍
拐角、坡面与池底衔接处等复杂区域,若未用挤压焊枪细致焊接,而是直接采用双轨热熔焊(设备无法贴合曲面),易出现焊缝不连续、漏焊问题。需针对复杂区域选择适配焊接工具,确保焊缝覆盖所有搭接区域,无死角。
四、防护措施:避免后期维护不到位
1. 避免铺设后未及时固定
膜材铺设后若未用沙袋、专用固定钉及时固定,遇强风会导致膜材被吹起、拉扯,造成移位或褶皱,需沿膜材边缘、坡面间隔固定,确保固定点均匀分布,无松动。
2. 避免验收后延迟铺保护层
焊接验收合格后,若长期不铺设保护层(细砂、素土),膜材直接暴露在阳光下,紫外线会加速老化,且易受养殖操作损伤。需在验收合格后 24 小时内完成保护层铺设,厚度达标,无尖锐杂质。
3. 避免忽视临时防护
施工中断或未进水养殖前,若未用防水布覆盖膜材,雨水会浸泡膜材、冲刷地基,杂物也会堆积在膜面。需做好临时防护,防止膜材受环境因素破坏。
鱼塘防渗膜铺设需 “避隐患、严操作”,从地基到防护的每个环节,都要避免上述问题。若铺设中遇到复杂场景(如不规则鱼塘、特殊土壤),建议咨询专业施工团队,制定针对性方案,确保铺设质量达标,为鱼塘长期使用奠定基础。关于铺设操作的具体疑问,可在评论区交流探讨。
